“医生,我这手术是全麻还是半麻?”
“我这手术要全麻吗?能不能局麻做?”
“全身麻醉?是全身都要打麻药吗?”
这是在术前访视时一些患者或者家属经常问的问题,那我们就来一起扒一扒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吧。
话说麻醉
这其实是近代以来患者的福利。在此之前的手术,基本上都是直接“霸蛮”搞,除非有幸碰到华佗,可能有机会体验一下传说中的“麻沸散”,所以基本上稍微复杂一点的手术都无法广泛开展。
现代外科手术之所以能花样别出、异彩纷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临床麻醉提供的保障。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不同的麻醉方式其实是有侧重的,所以麻醉医生一般会推荐最优的麻醉方式,或者组合应用几种麻醉方式。
麻醉方式分类
按照麻醉药物的作用部位来分
麻醉方式可以分为全身麻醉(全麻)和区域麻醉
01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应用的药物会作用于大脑
所以麻醉体验就是意识消失(手术过程中会睡着)
更具体地
全身麻醉根据麻醉药物的给药途径又可分为
静脉麻醉、吸入麻醉和复合麻醉
①静脉麻醉
需要护士小姐姐提前打好留置针
麻醉医生通过留置针把药物注射到血管里
然后病人就会逐渐睡着
②吸入麻醉
需要在患者口鼻上扣个面罩
面罩连着麻醉机
麻醉机上有挥发罐
挥发罐里有吸入麻醉药
随着患者的呼吸
麻醉药也被吸进体内然后逐渐睡着
③静吸复合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指同时或者先后应用静脉麻醉药物和吸入麻醉药物,可以发挥不同药物的优点,取长补短,减少单一药物的用量和不良反应,是目前全身麻醉的主要方式。
此外
由于现如今手术操作一般都比较复杂
并且要求患者术中无体动
所以通常会应用麻醉镇痛药和肌肉松弛药等
应用上述药物后
02
区域麻醉
区域麻醉应用的药物会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
对应的麻醉体验就是身体的某些部位没有感觉
更具体地
区域麻醉根据麻醉药物的作用部位又可分为
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表面麻醉等等
①椎管内麻醉
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具体区别下期再讲吧),都需要麻醉医生在后背上打个针(或者放一根细管子),然后通过它把麻醉药物打到椎管内,最终作用到脊髓的神经根。
这种麻醉方式达到的效果
就是肚子以下包括腿脚都没感觉了
当然腿也动不了了
也就是下半身麻了
但人还是醒着的
所以民间也把它称为“半麻”
但这可不是规范用词哦
以后如果再听到谁说麻醉方式是“半麻”
你就可以断定那肯定是个外行
这种方式满足肚子及以下部位手术的需求
但是,如果手术部位只局限在一条腿或一只胳膊
还可以考虑下面更局限的麻醉方式
②神经阻滞麻醉
是指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干或神经丛周围,可逆地阻断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得手术操作引起的刺激不能上传到大脑,患者就没有疼痛感了。
从解剖上来讲,神经干一般都位于比较深的部位,那么麻醉医生是怎么把药物打到目标部位呢?
以前麻醉医生一般都是靠长期的经验在体表找到骨骼、肌肉、血管等解剖标记,然后慢慢调整穿刺针,如果碰到神经了,患者会突然出现疼痛、麻木、触电样感觉,再稍微调整一下穿刺针就可以给药了。
后来,人们发明了神经刺激器,把它连接在穿刺针上,如果到了神经附近,相应区域的肌肉就会不自主地规律收缩,麻醉医生就知道穿刺到位了。
最近,随着医用超声技术的发展,麻醉医生可以通过超声仪看到神经和周围的结构以及穿刺针的位置,神经阻滞效果就更确切了,也更安全了。但其实不同人的神经解剖部位是不完全一样的,为了尽可能保证效果,很多麻醉医生会把上面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应用。
③局部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射到手术部位周围,阻滞附近的神经末梢,只能满足浅表的短小手术需求。平时大家说的“局麻”一般就是这种,因为需要在手术区域内进行麻醉操作,局部浸润麻醉一般由手术医生直接完成。
表面麻醉是指将局麻药喷洒在局部黏膜,阻滞
浅表的神经末梢,一般用于角膜、鼻腔、咽喉等部位的手术或检查,一般也是由手术医生完成。当然,麻醉医生可能会在一些特定情境下也应用这两种麻醉方式作为辅助,比如动静脉穿刺、椎管内穿刺、清醒插管等。
以上是目前主流的麻醉方式,还有些是上面的演变形式,比如静脉麻醉、麻醉监控镇静、静脉局部麻醉等,或者是很小众的,比如针刺麻醉等,就不展开介绍了。
写在最后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麻醉方式的实施有时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包括患者因素、手术因素、术中管理因素等,而有时它们又是可以互相演变或者结合的。因此,麻醉医生会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这些麻醉方式,尽可能让病人平稳、顺利、舒适地完成手术。
看完记得收藏哦,下次身边有人要做手术时,转发给他提前看一下,麻醉医生来谈话的时候就不会纠结、茫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