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似纤瘦的女人,柔弱的肩膀,美丽的眼睛,灵巧的手——她给人的第一印象也许只是一个美丽大方的女医师,可是当你走近她,感知她,了解她,你会发现,她有着与其外表完全不一致的内在力量与工作风格。她不仅有高超的医术,更有行事果断的侠士性格和敢于担当的勇士品质,同事们都亲切的称她“大侠”。
    她就是鄢建勤。32年前,她非常不情愿地来到了麻醉科,这不是她的理想,她的理想是做一名内科医生。然而32年的经历与磨砺,使她不仅爱上了这个岗位,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麻醉及疼痛科医师,而且成为一代湘雅名医。她说:“哪怕是卖菜,我也要比别人卖得好。”也许,正是她骨子里的这种永不服输的要强精神,让她在事业上勇于探索,敢于接受挑战,一次次成为众多外科医师新术式的首选麻醉医师。每当有医师问她,这么危重复杂的病人做手术,麻醉会不会有问题,她说:没有做不了的麻醉,只有值不值得做的手术。这句话,掷地有声,这样的底气,来源于多年的潜心钻研,长期积累,来源于不断求索,身经百战的经历。
    善于学习,善于观察
    善于学习和观察是她的一大特点。几乎所做的每台手术麻醉,她都会很仔细地观察医师的手术特点,处理细节的方法,对于每个医师的技术优势她都仔细分析,对于不同医师可能存在的风险她都倍加注意及时防范。长期的积累,使得她每次术前,都会对手术预期风险做预估,做好心理、技术和物质准备。在术前,她会把手术可能所需要的药品,器械等物品,认真整理好,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以备急需。病人的病情,她也会和术者认真研究,并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做事先的处理或思想及技术上的准备,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至今。
    她经常对她的学生说:做事,一定要有心,一定要勤快,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观察,才会有积累。几十年来,她就是这样做的,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她感觉每完成一台手术麻醉,每抢救一个病人都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学到什么,积累到什么,她说做临床真的是一个边做边学而且是做到老学到老的过程。她因此与众不同,往往能在危险的时刻找到关键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问题。
    在一次肝脏移植手术中,所有手术环节都非常顺利,患者出血看起来很少,可是,患者的血压却不明原因地一直下降,输血也不能改善。怎么也找不到是哪里出血,腹腔很干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鄢建勤反复观察手术台上台下,发现患者膈肌穹窿本来应该是向上的,怎么会向下凸起?她马上想到可能胸腔里有问题?便立即请术者做胸腔穿刺。果然,一针见血。原来可能是手术中因为患者的门脉高压十分严重,侧支循环的血管异常丰富,在结扎膈肌上曲张的静脉时针头穿过膈肌时扎到了膈肌的胸腔面静脉血管导致出血,并且流到了胸腔里。通过及时处理,病人的血压很快稳定,手术顺利结束。在一般人看来,胸腔出血和肝脏手术似乎没有什么联系,谁也不会往那个方面去想,但她总能从细微的变化中找到问题的蛛丝马迹和关健所在。这样的事不胜枚举,每一次发现,都是一条生命的成功挽救,都是外科同行和自己学生的一次赞誉敬佩。她自己也因这样的成就感而自豪。
    现在,她负责科室大部分危重病人麻醉的业务咨询与指导。每年4-5万病人,难免会遇到各种紧急的情况,她戏称自己是“在全院到处奔跑的人女汉子。”就是这种频繁不断、永无停歇的临床实践,使她在麻醉医学中有了真知灼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全院乃至省内技术一流的优秀麻醉和疼痛科专家。
    她在这种奔忙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她说:“累并快乐着。”
    技术过硬,敢于担当
    鄢建勤这个名字,看起来真的有点男性化。与她打交道的,大多数是男性的外科医师。在那些同行眼里,她有女汉子的特征:技术过硬,胆大心细,特别是敢于担当,是术中一个个脆弱生命的守护神。
    有一次,口腔科紧急送来了一位患颈部蜂窝组织炎的病人,颈部异常肿大,呼吸非常困难,情况十分危急,这种情形气管插管非常困难,气管切开需要时间,在这举棋不定的时候,科室同事立即呼叫鄢教授,当时鄢教授正在开周会,她一口气跑到手术间,对病人简短观察后,果断决定:“行环甲膜穿刺。”说着,她和同事用针头从外面准确插入气管,帮助病人度过了生死一刻,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进行后续的治疗。事后大家说到此事,后脊梁骨都感觉有股凉气,让人后怕。晚一点病人就危险了。她也十分疲惫的解释说:“对病人要进行利害分析,取其利而避其害,即使担点风险也是对的。这个病人,我们当时做这个是唯一的选择,当然也有一定风险,但跟前二者比起来,这个风险最小,我觉得值得承担,所以我才拍板。”这种利害与风险的分析评估,往往是非常非常短暂的时间里做出的抉择,也是鄢教授工作作风,病人的生死往往决定于她一瞬间的评估和判断。而这种判断常常是如此神奇,立竿见影,经常化险为夷,力挽狂澜。
    其实,一次次与死神过招,一次次救人于危难,她已经习惯了这种压力。这是她的一种生活常态。哪怕不是她的工作日,或不是工作时间,就是半夜,或者是兄弟医院不管远近只要有需要,她一定在最短时间出现在需要她的地方。
    痴迷于麻醉,嫁给了医学
    一辈子做自己最爱的事,是多么的幸福。而她,正是这个幸运的人。说到当年被分配到麻醉科,她说当时真的很不情愿。非常幸运,她很快爱上了这份工作,特别是遇上了自己的恩师徐启明教授,让她在这个领域不仅取得了长足进步,很快得到成长,更是因为,这份有挑战性的工作,深深契合了她骨子里的豪气。为外科手术保驾,成全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她与麻醉,是一场先结婚后恋爱的婚姻,此生注定,相伴一生。
    谈到自己的恩师徐启明教授,鄢建勤的神情有些凝重,这位湖南省现代麻醉学之父,湖南重症医学、疼痛学的鼻祖,不久前刚刚离世。这位引路人对事业的精神、对医学的态度,在她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她对恩师充满感激和敬仰。他把自己一生对事业的积累,豪无保留的交给了自己的学生们。她充满感情的说,湘雅医院能不断进步,不断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因为这些前辈无私的奉献,一代代学术上的传承,才有今天的发展,才有自己今天的成就。如果说,自己有了一些成绩,那也是因为站在了前辈的肩膀上。她说:“没有前辈的传帮带,真的不会有今天的我。”
    湘雅医院麻醉科,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集体,无论是前两任主任,还是现任主任,以及团队的同事,她都充满了感激。在这个充满和谐、进取的团队里,她不断地从他们身上取长补短,吸取养料,和同事们并肩工作,互相支持,时时刻刻让自己感到,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个集体,随时给与她担当的勇气和成长的动力。
    她很早就注意到,在术前,不管是患者,还是术者,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她主动的充当双方的心理安慰者。术前和患者良性互动,让患者术前心态平和稳定,有安全感,减少术前焦虑,减少患者因情绪波动带来的风险,是她多年的习惯。而术中,面对各种复杂的状况,面对不期而遇的危险,术者有时会乱了阵脚。她常常一边处理,纠正病人的危险状况,一边安慰术者。她对术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急,慢慢来,我这里很好,我会处理好。她的这种能力,不仅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对外科医师的心理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更是因为她高超的医术,成为外科医师的依靠。所以,在很多外科医师心中,她就像一根手术室的定海神针,有她在手术室,外科医师心理踏实。在手术室里,在严酷的危机面前,主刀的人往往最脆弱,而心里上的稳定,对整个手术成败及手术效果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她,不仅能在心理上稳定整个大局,而且,在关键的时候,她能在技术上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
    一次,一位主管部门的领导患巨大听神经瘤需要做手术,本院最著名神经外科主任袁贤瑞教授心里也有些忐忑,因为患者听神经瘤过大,血运异常丰富,又要完整保留面神经,有风险、有难度。他找鄢教授商量,鄢教授仔细检查后,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和对策,胸有成竹地说:“我做你的坚强后盾!”听了这句话,袁教授做手术更加充满了信心。手术中果然遇到了险情,手术中曾一度出血多,影响手术视野,术者也紧张。在这个时候一方面鄢教授带领的团队积极处理,另一方面给手术者支持,同时用一些手段为术者营造了安静清晰的手术视野。手术最终顺利,患者面神经功能十分完整的保留痊愈出院。这种事情,真的不止发生一次,而每一次的转危为安,都让鄢教授体会的一种成功的喜悦。
    开创新业,成绩卓著
    疼痛,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湘雅医院于1989年在湖南省第一个成立疼痛门诊。这是个全新学科,没有现成的教科书、治疗案例和经验可循。庆幸的是,她的恩师徐启明老教授及时的引导和传授,让她很快找到了方向。在导师的指导帮助下,她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为了多实践,多总结经验,到处学习。现在,她领衔的湘雅疼痛医学团队无论在临床诊疗,人才梯队,还是学术研究在全省均处于领先地位,门诊量逐年增加,治疗手术量逐年增加,在省内率先主持开展的介入微创手术有十多种
    为了提高疼痛医学的诊治水平,2008年她到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附属医院疼痛医学中心学习。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天穿着沉重的铅衣穿梭参观三个教授的手术和操作,每天观摩的手术量30多台,一有空隙就对照书和标本反复琢磨,下班回味一天的收获,并做下笔记。这种学习精神打动了这个中心的放射技术员和护士,破例让她留下了好多X线资料,这在平时是绝无可能的。中心的教授夸她Dr.YAN是来美国学习最认真的学员。
    回国后,她把所学知识、技术与理念回馈给社会,迅速开展了许多新的术式。比如:脊髓药物输注系统植入,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小关节射频等,同时在国内首开疼痛日间手术,方便病人又大力减少医疗花费。任何一个有过疼痛经历的人,都知道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特别差,痛不欲生。如何尽快救人于苦海,又成了是她新的追求。
    一位50岁的癌症病人,癌痛非常厉害,有脊柱转移,一个月没睡觉,只能跪在床上睡,痛不欲生。经多家医院诊治效果不理想,病人最后找到鄢教授。经验丰富的鄢建勤艺高人胆大,选择了合适节段行了椎管内给镇痛药的方式,并进行多次药物调整与心理疏导。很快,病人就止住了疼痛,能够安静睡觉。虽然病人最终离世,但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是鄢教授给了他安静,给了他尊严,使他在无痛苦中平静离去。
    医者仁心,患者舒心
    在很多人看来,医生见惯了生死,他们可能会比平常人麻木一些。其实,对于鄢建勤,最大的不安苦就来自于看着一个个生命的流逝。所以她感到最幸福的事,就是从死神手里夺回生命,就是让一个个疼痛的患者病愈出院的微笑和衷心的谢意。
    2013年,有个5岁男孩在外地做了心脏介入手术后,日夜一直不停地打嗝,非常痛苦,3个月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大小医院,也没有明确的断诊和效果,孩子打嗝依旧,生活质量非常的差。家人带着孩子来到湘雅找到鄢教授。鄢建勤教授看见打嗝几个月的孩子那样的痛苦,非常心疼,暗下决心,一定要帮他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经仔细检查诊断,鄢教授认为是心脏手术术中放置的封堵器偏大,导致局部组织炎症水肿刺激附近的膈神经所致。她采取消炎、松弛肌肉的策略,打嗝很快就停止。孩子打嗝消除,呼吸正常后,马上就笑了,那个孩子开心的笑容真的让她感到,自己所做的事太美好了,怎么样的辛苦都值。孩子的家人既感激又惊奇,说:“鄢教授,你太神了,人家诊不好的病,你几盒药就解决了。”
    32年来,在几万例大小手术中,当同行们向更高更危险的手术挑战时,她以更高水平麻醉术,一次次引领病人涉滩过险,她为同行们精彩的手术喝彩,也为自己默默无闻的奉献感动。多少次险象环生,她自己所经历的是惊涛骇浪,但留给同行们的是风平浪静的手术环境。她说:如果说外科医师是在钢丝上跳舞,她便是那根钢丝,她和同事们提供的“钢丝”强度,决定他们能够走多远。她说:作为麻醉医生,我很幸福,我见证过我的同行们到达过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峰,看到过别人无法看到的风景,我也很自豪,因为我们提供的保障够强。作为一个疼痛医生,我更为自己能够亲手为患者解除痛苦而骄傲。悬壶济世,普度众生,是她一生追求的梦想。    
                                                   宣传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