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麻醉科大夫,在普通人的印象里往往就是那个在外科手术前,辅助外科医生给患者注射麻醉剂使其丧失意识感觉不到疼痛,从而让患者顺利接受手术的人。殊不知,现代麻醉学的发展早已超越了仅仅让患者简单丧失意识和感觉的阶段,更强调的是涉及患者神经、呼吸、循环、内环境等在内的几乎所有人体生理功能的全面调控,尽可能让患者在舒适状态下接受各种检查及治疗,促进快速康复并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麻醉科主任欧阳文教授,就以从医20多年来无医疗差错或事故的默默守护,感动着众多患者。
       “内外”兼修的全能“战士”
    围麻醉手术期是患者在医院接受各种诊疗最为密集和多种医疗风险叠加的特殊时期。如患者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各类严重休克及急性大出血等急危重症且需急诊手术,便极有可能因围手术期并发症或种种突发情况而危及生命。因而需要麻醉科医生有相当高的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处理危机的果敢性,如果没有一份担当的勇气,不少患者就可能错过最后一线生机,抢救机会稍纵即逝。
    不久前,一名近70岁的老年患者因脊柱问题需接受手术,在脊柱植入钢钉及钢棒。就在外科医生刚刚植入钢钉后,例行查房的欧阳文便发现了问题:一项代表心脏搏出血量的数据明显偏低。发现异常后,欧阳文立即向外科医生确认了手术流程,并告知医生,患者很有可能已出现大血管破裂。因此时手术野并无明显出血,外科医生对此表示怀疑,建议等手术做完后再进行影像学检查。但欧阳文坚持说,由于患者年岁已大,若等手术做完后再做影像学检查,时间会耽误太久,老人随时有生命危险。他建议立即进行血管修复手术。外科医生将信将疑地将病人从俯卧位转为仰卧位后,惊讶地发现患者整个腹部竟已隆起,这意味着腹膜后的血肿已影响到整个腹部,证实大血管确已扎破。正是欧阳文的敏锐观察和及时发现,第一时间消除了隐患,挽救了老人性命。
    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高龄病人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曾有一名86岁的患者,因右侧股骨颈骨折而需行全髋置换术;但因其病情复杂且合并脑梗及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多家医院拒绝为其手术,外科医生和家属对手术后病人脑功能是否恶化顾虑重重,但放弃手术则患者无生存质量可言。于是欧阳文建议在常规术前准备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智能锻炼,使患者认知功能明显改善。术后老先生感慨:“湘雅三医院的医生让我重新获得做人的乐趣!”
    欧阳文说,一名优秀的麻醉医生需要有三个特质:一是在紧急的情况下要非常镇定;二是判断准确迅速;三是既要掌握较全面的内科知识,又要对外科疾病及手术非常了解。这需要多年的高强度培训与学习,“麻醉医生,就应该像一个内外兼修的全能战士”。近7年来,欧阳文带领的麻醉科共完成各类麻醉超过30万例,无麻醉相关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
    让“纠结”的手术变成一站式
    将原本纠结麻烦的手术变成“一站式”,受益于长沙市医保局支付政策的改革及湘雅三医院医疗流程的优化,55岁的陈先生就在不久前头一次体验到了这种欧阳文团队提供的“日间”手术的便捷。
    因身体不适,陈先生于去年底前往湘雅三医院就医,被确诊为胆囊结石,需做胆囊切除手术。可是由于陈先生同时合并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不宜立即进行手术。按照传统的就诊模式,陈先生应先住入病房,通过医院多科医生会诊治疗好合并症后再做手术,从就诊到手术的整个等待过程需陈先生住院1周以上。而事实上,陈先生的术前时间均在家中“住院”度过,麻醉医生在这期间根据陈先生体检数据制定出手术前准备方案,陈先生仅在手术当天来到了该院直接接受手术。
    这种就诊新模式,便是欧阳文率领的团队日前开设的全省首家“麻醉门诊”的就诊流程,麻醉门诊主要是针对拟接受择期手术及无痛检查的病人,在入院前均由麻醉科医师在门诊严格按照麻醉要求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与准备,然后将检查结果、准备情况、病情估计及麻醉处理意见等反馈给内、外科及麻醉科医师,使内、外科及麻醉科医师在病人入院前或麻醉手术前就已经能基本了解到患者病情及麻醉处理的难度,便于作出比较恰当的安排与尽可能充分的麻醉手术(检查)前准备,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欧阳文表示,“麻醉门诊”目前正处于试运行阶段,是为国家卫计委批准即将开展的“微创日间手术中心”打“前阵”的,为以后日间手术的全面开放提供科学依据。日间手术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又减少了其家属陪护所需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家庭负担,同时还能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一方面,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能被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优化就医流程,降低患者的各项医疗成本,日间麻醉手术必将成为未来医改的主要亮点之一。
    目前,欧阳文主要指导高龄高危手术病人的临床麻醉、借助医疗信息系统致力于麻醉手术质量与效率持续改进体系的建设和麻醉学科高级专业人才培养。这个沉“醉”在生命健康守护线上的战士,正用他严谨的医者精神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本报记者 王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