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yane.com

湘雅麻醉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湘雅新闻 > 正文

我的导师——徐启明教授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8-25 | 点击数:

我国第4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我科鄢建勤教授参加了湘雅医院“师泽如光,润心长伴”的征文活动。其文章被选登在医院《人文湘雅记忆》的公众号上。

徐启明教授是湖南省第一位麻醉学硕士生导师。我非常荣幸成为了他的第一位弟子。1985,今年整整四十年,成了分到湘雅医院七七级的几十个同学中考上研究生的一员。

能成为徐老师的学生,是很多人的梦想。

徐老师当时不到六十岁,是一位非常儒雅随和的学者,当时是医学院的副校长,主管教学。因为都是第一次,老师也是第一次,我也是湖南省第一个,所以都很认真,除了念公共课,还专门为我一个人设置专业课,徐老师自己讲过课,赵绿芹等老师也讲过课。

虽然开始是美好的,因为我自己的原因,在这期间结婚生子耽误了学习和课题时间,徐老师特别能包容,给了我四个月的假期,延期半年顺利毕业。课题期间他还亲自在临床上给我悉心指导。

其实徐老师最影响我和最让人难忘的是他的知识渊博,不仅是专业全面,文采也是十分了得。他们老一辈当年能读医学院个个都是高材生,英文教学也使他们对外语应用自如,整体素养都很高。用“儒雅”“博学”这个词来表达一点都不为过。

徐老师早年在不太被大众看好的麻醉专业去主动开创,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担当。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能站出来承担这个任务是需要勇气的。最后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学者,也成为湖南省麻醉专业奠基人。“行行出状元”这就是我导师的真实写照,也是我成长过程或带学生或给家人常说的话。徐老师对我的这种影响是无形的,这就是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事,并且要做到最好,如果有能力要做到极致。

我特别喜欢听徐老师讨论病情及分析病例,从病理病生,解剖,外科内科都能涉及到,无缝衔接。对于手术麻醉选择及术后回顾性分析都能让你心服口服,感觉就是一堂特别生动的系统的医学理论课梳理。

湘雅二院我们一个本科最崇拜的老师,风心病比较严重,又有肿瘤,是先做心脏手术,还是先做肿瘤的手术。徐老师也去参加了术前评估与讨论,有理有据说服专家们先做二尖瓣扩张再做肿瘤手术。我同行同学说一辈子都佩服徐老师广博的才识。徐老师之所以根底扎实,知识渊博,与一直没脱离临床,全面深耕专业知识有关。在当时条件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常年自费订阅国际上最权威的两本专业杂志《anesthesiolog》《Anesthesia & Analgesia》

看书看文献占用徐老师一辈子的业务时间。

徐老师高瞻远瞩,在国内差不多最早在麻醉科成立ICU和疼痛门诊并亲力亲为。ICU初建时,徐老师亲自查房。疼痛门诊建立后,我跟着徐老师看了好多年门诊,湘雅疼痛科就这样从无到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为了培养我们年轻一代也是呕心厉血,尽管我来时,科室只有十几个人,除我们77,78级几个外,没有本院年轻医生。为了能让我们能更好成长,科室老师很大年龄都在上晚夜班,以便让我们完成最规范的住院医生培训。当时湘雅医院非常严谨,在其他相关的学科轮训时,从不把你当外人,一个人要管十几个病人,必须完成多少完全病例,总住院会叫上你和她一起去会诊,所以我的住院医生培训对我的职业生涯帮助很大,基础也打得比较牢。

徐老师对临床的热爱也深深影响了我,后来他副校长岗位上退下来,这一段时间是我们跟他在临床上学习与交流最多的时间。有一次,做一个布加氏综合征病人手术的麻醉,当时这个算医院最大的手术之一了,麻醉手术条件都十分简陋,可术中发生心跳骤停(肺栓塞所致),外科、麻醉科都全力以赴。突然的意外,开始让我们整个团队有点措手不及。后来抢救过来了,但是当时的处理却惊心动魄。我虽然当时是科室的主力成员,但是第一次现场见证肺栓塞,至今记忆犹新。而徐老师是当时的救场者和判断者。

徐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工作极其认真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敬畏一直影响着我。我虽然没有成大器,但是也成为了一个有担当有底线、爱学习的医生。感谢我的导师徐启明教授!

谨以此文纪念我尊敬的导师徐启明教授。

                        麻醉手术部 鄢建勤

                          2025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