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yane.com

湘雅麻醉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湘雅新闻 > 正文

湘雅学子援非纪实――记我科徐道妙教授2年援非工作

【来源: | 发布日期:2004-08-13 | 点击数:

      1999年12月,湘雅医院麻醉科徐道妙教授作为一名援外医疗队队员,来到了美丽但相对贫穷落后的津巴布韦南部城市-布洛瓦约,在没有任何迎接仪式之后,即投入到陌生、紧张而又繁忙的临床工作中,他在援外工作汇报中这样写到:回首两年,虽不曾有过轰轰烈烈、惊涛骇浪的壮举,但却是平平淡淡、实实在在、无时无刻不在履行着“大使”和天使的职责,可谓是无怨、无悔、无愧!

一、 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

他是作为麻醉科医师被分配到孟匹罗中心医院(Mpilo central Hospital)麻醉科工作,Mpilo医院是津巴布韦四大公立医院之一,医院有病床约1000张,由于是政府管理的贫民医院,医院条件及辅助措施相对比较落后,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条件差待遇低,而且政局极端不稳定,当地医生迟到、早退、缺席及罢工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外籍医生是医院的顶梁柱和主力军,尤其是麻醉医师,更是相对短缺,他所在的科室每日手术麻醉量约30-40人次,而每天能坚持上班的医生也就9-10人,麻醉医师除完成日常择期手术外,还必须监管ICU,急诊室的紧急抢救,病房会诊及各种深静脉穿刺置管等。由于Mpilo医院是津国的教学医院及全国麻醉辅助人员(包括Nurse Anaesthetist, Anaesthesia clinical office)的培训基地,因此教学任务亦相对繁重,尤其对于他这种未曾使用过外语教学的人来说,牺牲休息时间来作准备在所难免。初步统计,两年内他实施各种大小麻醉约2000余人次,其中包括危重病人约100人次;参管ICU病人约300人次;急诊室和病房会诊约150人次;带教学生约60余人次;主持病例讨论一次,参与疑难病例讨论或教学查房约50次。2年期间,无任何因疏忽,懈怠及马虎所造成的医疗差错及事故。因工作认真负责、勤恳踏实,而收到同行的好评,并被科室负责人及医院领导强烈要求挽留继续本岗位工作,并发出书面邀请。

二.不卑不亢,以实力说话

    中国的商品在非洲,尤其是津巴布韦是有名的廉价垃圾(rubbish),当然这主要是指一些个体商贩所销售的日常低值易耗品。中国医师的医疗技术当然不是商品,但在当地的外籍医师,甚至当地的本土医师,在不了解你之前,难免不在心中给你打个问号。他们甚至还会设障碍来暗中试探你的水平,因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派出专家,在关键时候,应做到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卑躬屈膝,决不做有辱国格和人格的事情。我记得在我刚到科室的第二个月的某一天,科室主任给我安排了连续4台小于一岁的患儿的麻醉,并派了一名助手协助,头天我访视了病人,并就有关向主任汇报,亦告诉他,如有任何麻烦,我将随时喊他,他表示乐意帮忙。第二天我提前10分钟来到手术室准备,但20分钟后,仍不见我的助手及主任,主刀的白人外籍医师有点不太信任地问我:“你在家做过小儿麻醉吗?我们可以开始手术吗?”我没有直接告诉他,我只告诉他我已在麻醉领域工作了13年,并且已获得了硕士学位;但白人医师仍想和我的主任联系(因为小儿麻醉最能体现一个麻醉医师的功底和胆识),又约10分钟过后,我便开始了我的麻醉,由于我有充分的准备,使得一切是那么顺利,三台手术后,我的主任及助手赶到,连说“sorry,sorry”并主动接替我去“Tea time”。同时白人外科医师亦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竖起了大拇指。我没有及时离开,我只是说,在中国是不容许没有任何招呼就离开工作岗位的。

三.同情弱者,奉献爱心

    津巴布韦国土辽阔,但资源相对贫乏;人烟稀少,但政治形式复杂,党派之争十分强烈。因此,近几年国内政治、经济及社会治安日趋恶化,经济衰退,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百姓的生活水平明显降低,病人交不起医疗费,甚至没钱吃饭和回家的现象司空见惯,就连普通的医护人员有时亦为子女上学费而发愁!而且常用大群衣衫褴褛、食不裹腹的儿童(大多数是爱滋病的孤儿)带着贪婪而渴求的目光等待你的施舍,每当此时,他心中便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儿女以及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的中国当代儿童。尽管明确的任务是医疗援助,但他认为,作为外交使者,更代表中国人民的形象,决不能视贫穷而不见,宁可自己少吃一顿荤菜,少吃一片药,也不能眼看非洲朋友饿死或者病死,短短一年内,他将他从国内带过去的药品以及小的礼品无偿地捐赠给了那些急需的朋友,同时还多次捐出津币给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民,临别之时特意要他爱人从国内捎去硬膜外麻醉用的穿刺器械100余套无偿捐赠给Mpilo医院麻醉科。

四.加强联系,当好“大使”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派出人员,既是“天使”,又是“大使”。有责任在工作之余宣扬中国文化,加强横向联系,熟悉非洲本土风土人情。也许是由于中国过去长期不开放所致,刚去时他发现非洲朋友、同事对中国文化相当陌生,特别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 百姓的民主地位、人权政治相当不了解,他们会因为对黄皮肤的陌生,对你的背景不了解而害怕或者说不愿意和你接触来往。后来他主动和他们接触,在工作中逐步建立感情,并通过科室讨论,家庭“Party”以及为外出郊游等形式加强进一步的联系。2年中,他组织科室成员参加“Party”一次,被邀请参与医院庆典、科室聚会、家庭私访及婚嫁喜丧共约十余次。这样下来,既交流了感情、弘扬了中国文化,又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深一层次说,使中非友谊桥梁更加坚实巩固。正因为如此,他的领导及同事对他的书面评价是“Dr Xu is a very friendly person-easy to work with and very difficult to upset”。对非洲朋友如此,对当地的华人、华侨、中资公司代表他同样是满腔热忱,遇上困难,有求必应。多次提供无偿的医疗服务。在布洛瓦约,中国医师就那么2-3人,因此工作之余,他多次接诊了当地华人,有时上门服务,有时将自己的住宅变成了临床病房。2年中,共接诊华人病人约二十余次,其中参与或安排手术2项,注射输液治疗约20余次。有的病人回到国内还报持通讯往来。

五.战胜困难,安心工作

    在家前日好,出门一时难,身处异国他乡,首先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障碍,所谓“文化休克”,他上岗20天后就安排单独值班,那里的值班是24小时制,除了应付急诊,还得负责ICU、病房及急诊室的临床会诊,而他所在的医院,中国医师就他一人,尽管在国内多少还学了几年英语,但要在20天内熟悉医院环境,熟悉各种内外科急诊,按他国的习惯处理复杂的病情,决非易事,尤其是值班时,最担心和最害怕的是接听电话,因为你不可能完全弄得对方的意思,一个疾病诊断,一个治疗计划可能会使他忙好一阵,因此24小时内几乎不能合眼,但他没有退缩,而是把它当作学习提高的好机会,通过约半年的全身心投入,他基本上克服了语言障碍,后来甚至还能带教学生,主动控制复杂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寂寞恐怕是另一个大的困难。头一年,他仅和另一名中国的同事留在布点,而两人工作在不同的医院,相距十多公里。因此大多数工作子余是“独守空房”。他在汇报中这样写到:“夜深人静时,津国的月亮是那样的园,津国的星星是那样的亮,天空是那么明净,每当此时,外周是多么寂静,只有野狗在吠,青蛙在鸣,老鼠在楼顶上轻轻地爬行,此时只能和星星说话,和月亮诉情,不知道妻儿在干啥?不知道老父老母是否安康?多么希望能早日团聚!有时甚至会想:只能你能给我一张ticket,那怕我自己掏钱,我也会现在就走!当然这只能空想,而且一切都只能忍受,为什么?因为祖国人民需要我留在这,非洲人民更渴望我留在这!

正是这种观念,使我战胜了寂寞,战胜了自己!”除了寂寞,还会遭遇不幸。偷盗、抢劫在津国非常普遍,尤其是中国人成了他们目标中的目标。就在他刚去不久,在半个月时间内,住宅被撬门入室盗窃两次,所有电器被洗劫一空,要知道在他乡电视机是他们唯一的伴侣,可谓之“Second wife”。此时是多么的气愤!多么的无助!多么的动摇!但祖国给于他们及时的关心、问候,家人给了鼓舞和支持才使他们继续、安心工作。没有人不想多拿点钱,当然是合法合理的钱!就在他出国不久,他所在的医院尤其是科室发生了巨变,同事的收益翻了一番多,同年资甚至低年资的收益均超过他在国外的收益。电话里,来信中多少人劝他借故回家,既可解除离乡别祖之苦,又可趁医院收益好多拿点钱,同事也不致因未在家而至今仍住着狭小的房子!诱惑是明摆着,没有动摇也是假的,但最终没有中途逃脱。他是这样说的:不管你信不信,确实是“完成祖国人民交给我的任务”这一信念在支配我,我觉得我应该抛开私心杂念,坚守岗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决不给党和国家丢脸!”

六.能者为师,不断充实

    人民都说去欧美发达国家是“镀金!”但不知道他们会把去落后的非洲比作什么?但他认为,两年对于中青年时期的他来说,决不短暂,决不能虚度,更不能因为两年援外而落后家里的同龄人!其实非洲虽说落后,但也有其独到和先进之 处,以津巴布韦为例:他们的医学教学是完全沿袭英国的教学方式,并完全是以西方医学的方式进行临床思维,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在有教养的黑人身上亦可见一斑!在专业方面,亦有值得学习,值得借鉴之处!因此,他除了向他人学习,自学及多去图书馆亦是他不断充实的另一手段,两年内,他去图书馆约300小时,并通读英文医学专著两本,撰写医学论文三篇,均已经发表。也许是因为他的勤奋和谦虚,短期内即能够很快很好地开展日常工作,他的黑人科主任给卫生部的信中写到:“Dr Xu well adapted himself to working as an anesthesia in our environment where resources are severely limited and patient population and pathologe quite different from his hospital in china.”

    临别津国之前,我谢绝了科室及医院领导决定要举行的简短的欢送仪式的请求!因为我不想伤害他们,我不想看到他们的眼泪,我只是告诉他们,我还会再回去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