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yane.com

湘雅麻醉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湘雅新闻 > 正文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湘雅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浩哥日记

【来源: | 发布日期:2008-05-15 | 点击数:

(5月14日14:13)四川的灾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听到组建国家救灾医疗队的消息,我就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了,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沉痛的心情,尽力帮助灾区人民减轻痛苦是我们最大的责任。几经周折,今天下午终于出发,来到了黄花机场,全部5支医疗队终于吹响了集结号。

(5月14日18:13)在机场搞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出发仪式,卫生厅的厅长欢送辞,各路媒体集中采访,大家的心情却只有一个:尽快到达灾区第一线救人!终于,全体医务人员登上了南航的专机,机上的服务很好,乘务员还与救灾队员合影留念。

(5月14日22:06)飞机顺利抵达成都双流机场,稍后第一、二、三队前往彭州市。出了机场,高速路上很多救援车队,我们在警车的引导下到达彭州市,彭州市区的灾情并不太严重,但医院前坪有很多伤员,据说重伤员都转走了。彭州的山区灾情非常严重甚至比都江堰伤亡要大,这里有个旅游区叫龙门山,几万人被封在里面,泥石流、山体滑坡很多。泥石流、山体滑坡,很多人和房屋都被埋了,交通中断,但是我想要是更靠近一线的话,就可以救更多的人。经过协调,我们一队去中医院。

(5月15日10:10)晚上住在彭州市,很多队员都感觉到了余震,不太强,有2,3次吧,不过我可能太累睡得比较沉,没有感觉到。今天到了中医院可能是调配的原因,多数伤员都去了成都市,像华西医院就很忙,上海中山医院医疗队就在那里。我们所在的彭州医院,伤员比较少,队员纷纷向孙院长请战,要求到最前线去。

(5月15日17:09)今天下午终于开始手术,计划3台,2台手臂骨折,一例下肢骨折,伤者病情并不算太严重,但是由于新店开张,不容有失,医疗队还是非常重视,从孙院长李主任到每位专家都细致的分析病情,认真制定方案,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临时接到四川省厅的通知,点名急调我院李主任,我和另外2位专家支援成都市三医院,成都市区医院压力巨大,急需支援,没有任何迟疑,怀着十分急切的心情,做好准备,驰援成都!

(5月15日20:59)下午5时许到达成都三医院,简单安顿后,准备到处看看,忽闻转运飞机已到军用机场,决定马上吃饭,果然饭未吃完,医院门口警笛长鸣,救护车队已到,扔下饭碗,冲到急诊室,12名伤员送到医院,我则直奔手术室,我知道,到我出力的时候了!

(5月15日23:09)晚上的第一台麻醉,是一个从都江堰抢救出来的小女孩,十来岁,在废墟中被掩埋了整整二十多个小时,虽然没有骨折,但左上肢和右下肢因为长时间的受压,形成了骨筋膜室综合症,要马上做切开减压术.也许是病情严重,也许是极度疲惫,小女孩显得很安静,看着这个与我女儿一般大的小姑娘,作为一个父亲,我的心被深切地刺痛了,极其地沉痛,乳白的麻药注入她的血管,缓慢而准确地置入喉罩,手术顺利地进行,孩子呀!你一定要坚强,我们一定会救活你!随后又作了几台手术,都是下午从震区中心汶川映秀镇空运来的伤员。一个左髋关节脱位需要复位的患者,几十个小时的疼痛已经将这个壮小伙折磨得奄奄一息。实施丙泊酚静脉麻醉,关节顺利复位。随后又完成两台下肢清创手术。虽然很疲劳,但是想到需救治的灾民,只有一个感受,值!

(5月16日16:58)今天,我们继续在成都三医院展开工作。李康华主任带领林涨源医生去病房查房,我径直去手术室等待。第一台患者来自都江堰,是一名建筑工人,在5.12地震中从高高的手脚架上摔下,造成胸12椎体爆裂骨折并不完全截瘫,按计划实施全身麻醉,李主任亲自主刀,一切都很顺利,椎体棒钉系统坚固的固定,受伤椎体的切开减压,患者生命体征相当平稳,手术十分成功!汗水浸湿了李主任的双鬓,护士小心地擦拭,李主任仍在一丝不苟地操作,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我们只有一个愿望,尽其所能解除灾区人民的疾苦,再苦再累我们也不会放弃。兄弟呀,祝你好运,你一定会重新站起来的!很快又开始了另一台全麻,同样是来自都江堰,84岁的老太太,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状况非常糟糕,并发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我带领一名当地医生实施麻醉。这是一台风险极大,同时进行了一场带教工作,认真仔细的介绍了此类患者的处理要点。手术过程中,大约是13:30,成都市发生了一次较强的余震,手术室的摇曳持续了几分钟,坐在椅子上都有明显晃动,手术室内的物品都在移位,但大家镇定自若,没有丝毫恐慌,手术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抢救伤员,小小余震又能奈我几何?

(5月17日17:09)“向生命宣誓,我们决不放弃!”——这几天待在四川灾区,所见所闻感受颇深,可谓波澜起伏,一会儿是悲痛异常,一会儿又是情绪激昂!在直播频道每每看到可爱的子弟兵、救灾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冲进震区中心,历经艰辛扒开废墟抬出一具具尸体,心情十分的沉重,深感天灾的绝情!逝者已矣,面对急需救治的伤者,我们唯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尽一切可能的挽救垂危的生命。这里的一切都在感动并激励着我,胡主席、温总理不辞辛劳,亲赴前线,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子弟兵、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会集八方爱心的赈灾义举,“舍小家,为大家”,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会战胜一切灾难!伤员仍在不断的送来,我们也在不停地做着急诊手术。今天我也做了5台麻醉,患者大多来自都江堰,由于长时间的站立和走动,当我做最后一台时,才觉得腰痛居然弯不下去,以前打球落下的腰伤又犯了。同事们劝我下去休息休息,我说没事的,这个时候决不能退缩,大家都很辛苦,服下一颗芬必得,坚持把手术做完了。

(5月17日17:35)下午我的同事黄军副教授临时被抽调到去都江堰的医疗救治队,去了条件艰苦的前方,我和林医生也想去,院方没有同意,但答应几天后可以轮换。送别时,我对黄教授说一定要多救几个伤员出来,我们在后方做你坚强的后盾!在医院门口,贴满了医务人员鲜红的请战书,让我感动不已:救死扶伤,天职所然!

(5月18日20:31)稍事休息,又开始了新的战斗。白天有一台手术,一个12岁的男孩,来自汶川,致今父母音信全无,所有的同意书均由医院代签,小孩显得很安静,左手紧紧地抓着一只布娃娃,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揪心的痛啊!其间接受了成都电视台的采访,面对镜头,我梗噎了,晃动在眼前的竞是男孩无助的眼神和紧紧握在小手上的布娃娃,可怜的小朋友,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却遭此大难,面对灾区人民,我们必须要更多的付出!

“废墟中与死神的较量”——昨天忙了一整天,天色暗淡下来,疲惫不堪的我们回到驻地休息。简单的晚餐后便躺下休息,朦胧中被急促的铃声惊醒,三医院收治了八位重伤员,李主任和林医生被急招去会诊和制定治疗方案,我则在驻地待命。这时,在直播节目中我看到了令人震撼,永远也不可能忘却的一幕:都江郾灾区,一个46岁的居民,五一二地震时房屋瘫塌,被困在一至二楼间的狭小空间。14日下午消防官兵开始施救,因为危楼随时可能倒塌,无法撤除压住伤者的钢筋水泥,伤员的双膝以下被重重地压死,无法直接拽出,多次救援均告失利。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伤员的状况越来越糟糕,几十个小时过去后,17晚决定截肢后救出伤员。两位勇敢的医师,一个是我尊敬的同行在随时可能倒塌的废墟中极其狭窄的“囚笼”里实施全身麻醉,另一位伟大的外科医师做了这一辈子他都不能忘怀的手术!经过两个多小时与死神的搏斗,这一不可能进行的手术终于完毕,伤员得救了!我为同行们的勇气和技术感到骄傲,也深感作为医务人员的责任重大。120多个小时的接力救援,让我们为生命的伟大和尊严庆幸吧,无论如何,我们绝不轻言放弃!

咋晚收治的伤员有一个是套脱伤,需要急诊手术。接到通知,捶了捶仍然疼痛的腰,奔向手术室,配合李主任,林医师,下台已经是凌晨四点半,手术当中,发生了一次较强的余震,室内摇晃得非常厉害,窗外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但是没有丝毫地恐慌,大家都异常镇定。

(5月19日19:44)从今天开始连续三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哀悼日。悲壮的国歌响起,升起的国旗徐徐半降。14时28分起,成都市内警笛、汽笛齐鸣三分钟,大家庄严肃立,向死难者默哀,愿死难同胞们走好!楼塌了,树折了,人倒下了……倒下的人还将重新站起!我们心中的死难者,每一个都是站着的。

今天继续着紧张地抢救工作。一名北京的游客,从青城山返回成都的途中,与地震不期而遇,车辆瞬间被泥石流掩埋,幸运的是他只是双下肢骨折保住了生命。当地幸存的灾民将他从石堆下扒出,被子弟兵送到成都救治。手术进展很顺利,其间央视记者作了专题报道。由于连续超负荷的工作,李主任显得异常疲劳和虚弱,仍然坚持在手术台,真是我们可敬的老师!

(5月20日23:08)“震区中心亲历记”——我们可敬勇敢的黄军副教授这几天亲赴第一线救灾,今晚胜利归来,下面跟据黄教授口述整理:

5月17日下去,我请缨参加三医院救助队前往都江堰,到达后大雨倾盆,在帐篷里蹲在椅子上顶着簌簌寒风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5月18日上午,我们随着解放军搜救队行动。昔日美丽的城市,现在却是满目疮痍。街上不时呼啸而过的救护车,其中有很多来自湖南。来到财政局大楼,这里废墟中还掩埋着受难者的遗体,我默默地站在一旁,看到一具具遗骸被抬了出来,有些甚至已经不成形,散发着浓浓的异味,没有丝毫地犹豫,强忍眼泪细心的为他们进行消毒处理,哀痛地祝愿:亲爱的同胞,走好!下午,青城山地区报告有疑似疫情发生。接到命令时,扔下刚刚用冷水泡开的方便面,拎着防疫用具和药物冲向目的地。幸亏是虚惊一场,只是零星的腹泻病例,经过认真地处置,返回驻地已是夜色朦胧。

19日,按指挥部指令,我们向映秀进发。救护车上满载着救灾药品,我们到达了紫坪铺水库。登上冲锋舟,到达水库对面。由于到达映秀的公路完全被毁,武警部队冒着余震在山谷间开通了一条简易公路,这可是一条生命的通道!我们肩扛手提,负重而行,时不时还要躲闪滚滚而来的落石,还真是危险异常,但我们依然坚定前行,短短八公里路程,竞然走了三个多小时。映秀,我们终于来啦!昔日山青水秀,世外桃源的她,如今却被夷为平地,不复存在!不,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更加美丽的映秀将重新矗立!在一所中学的废墟前,我遇到了湘雅医院的校友,师兄兼师长的陈建良教授,他现在是广东医疗队的,随解放军第一批冲进映秀镇,亲手拯救了大批的伤病员!

我们小分队将药品器材送到指挥所,准备接受新的救援任务。但是因为映秀现场情况复杂,余震不断,各类救援人员和志愿者较多,指挥部要求我们马上返回都江堰。14时28分,在全中华民族哀悼的时刻,我在映秀镇口一处从山顶震落的巨石旁默哀三分钟,仰天长叹:死难的同胞,在天堂的路上,您走好!

(5月21日22:50)从昨天开始,已经陆续有伤病员送往重庆、广州、云南等地治疗,听说湘雅医院也在作收治的准备。主要是成都各大医院的处理能力已接近极限,分流伤员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治疗,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今天开始手术在增多,手术的类型有所改变。由于转院时间较长,伤口感染的较多,主要是清创和皮瓣手术,还有部分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工作强度愈来愈大,下班时间愈来愈晚,但是为了灾区人民,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5月26日)24日起,随着伤员的陆续外运,以及三医院同事们共同努力,需要手术的伤员大都处置完毕,地下临时病区基本清空,我衷心的希望以后永远不再启用临时病区,咱们中国人民以后永远不再遭此灾难!难得有空闲的时间,下午我们随李主任回到彭州看望医疗队的战友们,却得到一个紧急命令,第二天将送第二批伤员回湖南治疗。于是马上又回到成都,准备向三医院作过简单的告别。但是市卫生局和医院的领导坚持要举行隆重的告别仪式,并对湘雅医院医疗队的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大家都心情澎湃,互道珍重!

25日,我们来到德阳,准备护送伤员上车,孙院长指示我和司机蔡骞同志押送救护车回长沙。下午2时出发,途径川、渝、贵、湘四省市,行程1800多公里,历时20小时,终于于26晚平安回到长沙。途中所见所闻,也感受到了全国各地齐心协力对灾区对大力支援,沿途不时疾驰而过对救援车队。尽管柴油供应比较紧张,但是对救灾车辆都留有专门都加油区,保障供应。

我在四川抗震救灾的14天,尽管非常的辛苦,有时可能还有生命的危险,但是我觉得却是最有意义的14天,是我生命中永远不可能忘怀的一段永恒的记忆!再见,勇敢坚强的四川人民,我一定会回来看望你们的,汶川雄起!四川雄起!中国雄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