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和麻醉科专家联手采用神经影像导航指引和术中功能唤醒麻醉两项高新技术,为一名颅内语言运动中枢附近长有胶质瘤的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治疗。专家表示,该手术是最新科学技术与高超手术技艺的完美结合,不仅完整切除了患者颅内的肿瘤,并且很好地保护了语言和运动功能的完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该名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
“手术切除程度是影响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今年3月,家住长沙的小微开始毫无征兆地突然出现挤眼、口角右偏、眼球上翻等症状,还时不时地发生右侧肢体抽搐,并伴有意识障碍。据丈夫徐先生回忆,由于小微原本就患有继发性癫痫,因而起初并未太在意。但是随着症状愈演愈烈,大家方才紧张起来。
    那么如何才能既完整切除病灶,又能保留语言运动中枢不受手术影响,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神经功能呢? 开颅后通过唤醒麻醉技术来了解患者在语言和运动方面的反应。因为手术一旦误伤到功能区,那么患者的神经功能将永远无法恢复,后果不堪设想。
神经影像导航指引和术中功能唤醒麻醉
     而所谓术中唤醒麻醉就是在术中切除病变前将患者从麻醉状态下唤醒,利用神经电生理刺激来探询功能区的位置及其与病变之间的关系,以便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并保留功能区完好。
     “如此一来,手术对麻醉的挑战和要求超乎想象。”麻醉科副主任鄢建勤教授表示,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历来采用全身麻醉,患者需要通过气管插管,由呼吸机辅助呼吸。然而该病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术中需要开口说话,因而气管插管将无法开展。
     据了解,针对该手术麻醉需先用神经阻刺将支配头部运动的5对神经阻止,再使用可控性较好的麻醉药物,同时往呼吸道内置入喉罩开始全身麻醉。待手术需要患者讲话时,再将麻醉减浅并拔出喉罩。检验过程正常后,麻醉医师需在体位十分别扭的情况下插入喉罩直至手术圆满完成。
     鄢建勤教授说:“由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本来就很浅,而患者的颅压又很高。因而在手术过程中需加入脑电监测、气道阻力监测等高端辅助设备,使手术更加平稳,以期达到理想效果。”
两项先进技术同时开展开创省内先河
     由于是首次将如此高端的仪器和技术应用于该类手术中,因而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在术前做了充分准备,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突发情况预案。7月15日,由袁贤瑞教授和刘庆副教授领衔的神外专家团队,在鄢建勤教授和唐朝辉副教授率领的麻醉科专家组的全力协助下,凭借精湛的手术技艺,为患者小微成功实施了手术治疗。
     术后的小微恢复十分迅速,不仅肢体活动情况一如既往,还能顺利开口说话。通过复查磁共振,影像学上显示那颗4公分大小的胶质瘤已被完整切除,且丝毫未伤及语言和运动功能。
     据悉,湘雅医院曾分别单独开展了神经影像导航指引和术中功能唤醒麻醉。而本次手术能够将二者同时运用于一台手术中,并且在术中让患者“麻醉苏醒”同时开口说话,利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和影像导航确认运动区及语言区大脑皮层,则在我省开创了先河。因此,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在神经肿瘤手术治疗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