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八次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暨2013年湖南省麻醉学术年会
在长沙隆重召开

与会领导主席台就座
6月29日至30日,由湖南省医学会主办、湖南省麻醉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十八次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暨2013年湖南省麻醉学术年会在长沙隆重召开。代表们来自青海、四川、重庆、安徽、云南、贵州、江西、江苏、湖南、湖北、上海等长江流域11个省市及兄弟省市的1200余名麻醉学同道参会,并特别邀请了美国哈佛大学、迈阿密大学、匹兹堡大学及包括我们台湾省的国内其他省市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作精彩学术报告。为期两天的本次大会,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且盛况空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周宏灏,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赵明钢,湖南省医学会会长、省医师协会会长刘家望,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湘雅医学院院长陶立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刘进,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前任主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主任于布为,全国高等麻醉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曾因明,中国医师学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兼麻醉科主任姚尚龙,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麻醉科主任薛张纲,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主任田玉科,湖南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高纪平,湖南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建华,《临床麻醉学杂志》总编辑徐建国等领导和专家,以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孙大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徐启明、谭秀娟等全国麻醉学界的老前辈出席大会开幕式。
出差在外未能出席本次大会的湘雅医院党委书记肖平、院长孙虹教授也专门发来贺电,恭祝大会胜利召开!
仪式由中华麻醉学会常委、湖南省麻醉学会主任委员、湘雅医院麻醉科主任郭曲练教授主持。他代表学会和医院向来自海内外全体代表来长参会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通过本次会议取得预期的收获,使大会成为长江流域麻醉学界交流学术、推进合作的良好平台。湖南麻醉学会王明德、刘景诗、徐军美、蔡宏伟、欧阳文、孔高茵副主委等参会并主持会议讲座。
“我国拥有至少6万名麻醉医师,而仅仅依靠一个全国年会则无法有效推动国内麻醉事业的发展。因此,类似区域性大会的举办是十分必要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刘进指出,我国长江流域涉及11个省市,尽管麻醉学水平发展不平衡,但是却各具特色。希望通过长江这条母亲河将与会麻醉学同道们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学术交流大大促进本地区的进步,从而推动并提高全国的麻醉学水平。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湘雅医学院院长陶立坚回忆起1992年曾随导师赴国外开展高难度手术时的一段经历,自那时起便意识到了麻醉工作的重要性。他强调,中南大学和湘雅医学院愿意为推动我国麻醉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衷心祝愿我们的麻醉事业越来越兴旺!
“十年前,长沙曾举办第八次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而十年后的今天,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再次回到长沙。本次作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盛会,将极大地推动我省麻醉学科的发展。”湖南省医学会会长、省医师协会会长刘家望表示,自首次大会于1993年在湖北成功举办以来,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已走过了20个春秋,伴随着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并已经发展成为以长江为纽带,面向全国的区域性大型盛会,其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广阔的长江流域地区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近年来,本地区麻醉医师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临床麻醉技术和科研水平不断进步,学科建设不断发展,而类似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这样的区域性学术交流平台作用重大、功不可没。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赵明钢强调,国家卫计委高度重视麻醉学相关工作,近年来陆续开展了相关诊疗规范的制定,并大力支持学会的各方面工作。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不光要重视城市医疗机构的麻醉工作,还要关心并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的麻醉工作,从而造福广大基层老百姓。
为期两天的大会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精彩的专题学术讲座,内容涉及基础研究、临床研究、重症监测、临床麻醉、疼痛治疗、学科建设和麻醉学教育等。此外,大会还精心设置了4个分会场,由52位讲者先后登台奉献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且举办了10场卫星会议。
与会代表积极参与,相互切磋心得、总结经验、交流成果,了解了国内外前沿的学科动态,分享了最新的学术进展,场场学术报告现场均座无虚席。代表们纷纷对本次盛况空前的大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大会邀请的讲者水平高超,内容贴近临床,会议筹备组准备充分、组织到位,可谓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历年来最成功的一次学术盛会。
湖南省医学会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建华博士多次主持会议商讨工作,学术部主任郭洁及其同道工作周到细致,整个会议组委会及志愿者日夜辛劳,付出了辛勤劳动,保证了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
贺正华 罗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