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和32个省级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以及全军麻醉和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专题工作会议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郭曲练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向阳教授等专家围绕麻醉学科发展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指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麻醉学科在临床服务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未来,麻醉学科将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专家们也强调了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紧迫性,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自1989年原卫生部12号文件正式将麻醉学科确立为临床科室,已历经36个年头,麻醉学科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和多学科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临床科室,得到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正如前辈嘱托,麻醉专业已经“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会上,针对近期网络上出现一些“麻醉科被视为医技科室”的传言,参会麻醉学界专家们从七个方面回顾研讨了麻醉学科的数十年来接续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加明确了麻醉科作为临床科室的专业定位和质控的原则要求。参会专家凝聚了行业共识,增进了临床质控的信念。
麻醉学科增强自身实力
麻醉科传统上涵盖了临床麻醉、重症监护、疼痛诊疗和急救复苏四大方面的工作,并在这四个领域持续深化发展。郭向阳教授指出,麻醉学科面对疾病谱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多病共存等现状,积极加强学科服务能力建设。其中包括建立完善的医师终身培训和教育体系,通过独立开课、招生加强本科生教育,使未来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前就了解麻醉学的重要性,吸引更多人才选择麻醉专业。同时,规范化实施毕业后教育如住院医师规培和专科医师培训,对于构建同质化的医疗服务能力至关重要。此外,持续完善晋升主治医师后的继续教育体系,以确保从业人员紧跟学科发展步伐。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麻醉学科探索“一体两翼”模式,即除传统医师系列外,还引入麻醉专科护理和技术人员序列。麻醉科医师专注围术期评估、麻醉实施、术后随访及特殊病例的麻醉治疗;麻醉科护理人员在围术期患者的护理,尤其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复杂疾病谱时发挥关键作用;麻醉科技术人员则全力保障智慧医疗设备的稳定运行。全面提升麻醉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推动其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麻醉学科在围术期医学作用凸显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麻醉学科在临床服务能力方面越来越强,并且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郭曲练教授指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专业人员职业素质显著优化,麻醉科医生的学历结构不断优化,从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不断涌现。职称水平不断提升,副高、正高等人才不断增加。同时,麻醉专科护士、麻醉技师等专业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了较完善的人才梯队,全国麻醉科医护人员已增加到13万人左右,逐步缓解了早期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正逐步实现专业人力资源与临床工作的基本匹配。
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从单纯的手术室内麻醉,延伸至术前、术中和术后全过程。术前,麻醉科门诊的建设为患者提供全面评估及预康复方案,确保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术中,麻醉医生通过精准麻醉及危重症病人处理,保障患者安全;术后,通过麻醉恢复室,为患者提供监测与治疗,通过术后对急性疼痛和恶心呕吐等治疗,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麻醉科护理队伍同样表现出色,术前给予患者贴心心理支持;术中协助医生完成麻醉操作;术后提供康复护理,提升患者的获得感,凸显麻醉学科在围术期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日间手术的兴起,麻醉科深度参与各个环节。从术评估、术中麻醉管理到术后监测与并发症处理,为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保障患者优质医疗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麻醉科主导的舒适化医疗(无痛胃肠镜、无痛纤支镜、分娩镇痛等)广泛开展,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在亚专业领域,麻醉科同样展现出了显著的成绩,随着医学专科化发展,已形成心脏手术麻醉、胸科麻醉、老年麻醉、骨科麻醉、产科麻醉、儿科麻醉、器官移植手术麻醉、疼痛管理等多个亚专业方向。正是临床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近年来每年完成的手术麻醉量超过了8000万例,同时,临床疼痛诊疗、麻醉期间及术后重症监测治疗、麻醉相关治疗的进步,更多更好的造福了广大患者。
麻醉学科应进一步细分诊疗科目
“外科微创化,内科外科化,在疾病谱诊疗模式变化的大趋势下,麻醉学科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麻醉临床服务能力的大大提升,保障了健康中国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就医的需求和就医过程的获得感。特别是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成立以来,着力推动全国麻醉专业的临床行业规范,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让我感受颇深的是在遵义和甘肃的调研中,经过短短的十几年的发展,一些比较偏远的省份,麻醉学科的发展水平,特别是临床服务能力,支撑能力发展的特别好,包括麻醉门诊、疼痛诊疗,麻醉治疗学的开展等。”郭向阳教授介绍。
郭向阳教授表示,从国家制度设计的角度来看,麻醉学科应进一步细分为更详细的诊疗科目,例如将临床麻醉设为一级诊疗科目,而疼痛诊疗和麻醉治疗学则可作为二级或三级诊疗科目。这样的分类不仅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也为医疗服务收费提供了清晰的依据,以满足不同医疗场景下的具体需求。
“麻醉学科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亚专科的建设不仅提升了麻醉学科的学术水平,也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这种专业化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郭曲练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