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和湖南省麻醉质控的要求,每位需要接受麻醉的患者均应进行术前或者检查前的麻醉评估,签署知情同意,制定麻醉计划。
麻醉评估可根据患者类型分为门诊患者麻醉评估和住院患者麻醉评估。门诊患者评估是指门诊患者需要在麻醉下接受门诊检查、日间手术前,由麻醉门诊的麻醉医生给出医学建议,签署知情同意。其次,部分患者在看各专科门诊的过程中发现合并有明显慢性疾病,而又计划实施特殊检查和手术,患者可以看麻醉门诊,评估是否能耐受手术麻醉,并提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医学建议。住院患者麻醉评估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方式:①上门访视:这种访视是目前绝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方式,也是我院2015年之前采用的访视方式。这种方式麻醉医生和被访视的患者很难确定访视时间,因为患者入院后要在短时间内实施各种检验检查,在病房时间很少;麻醉医生白天都在手术间忙碌,手术结束后再行访视,多数患者已经入睡,致使我院术前访视60%不能达到访视目的,术前访视流程形同虚设。②集中评估:麻醉科安排高年资医生在固定的办公室等待患者进行麻醉评估,这是我院2015年以来采取的方式,地点安排在麻醉疼痛门诊诊室旁边。这种方式患者有充裕的时间与麻醉医生进行沟通,有效避免因麻醉术前沟通不及时、沟通不畅等带来的安全隐患,是患者更易理解和接受最佳的麻醉方案。
但是,对于一个没有送手术通知单的患者,怎样让麻醉医生了解手术方式从而正确评定麻醉分级?如果患者病情特殊,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又怎样让外科医生知晓麻醉医生的意见?由此,我们引入了会诊的形式,由外科医生申请麻醉会诊,麻醉医生经过系统评估,给出医学建议,及时实现与外科医生的交流,为患者的治疗赢得时间,大大降低患者入手术室手术取消率,有利于提高手术和麻醉的围术期医疗安全。
例1,62岁老年男性,因体检发现右上肺肿物拟在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右上肺癌根治术。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冠脉搭桥术后3月余,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房颤,频发室早,心脏彩超示:左房增大,室壁运动欠协调,左心舒张、收缩功能正常,脑MRI示多发腔梗。患者入院后经降压、抗心律失常、扩冠等治疗后无明显自觉症状,停用华法林20天,阿司匹林暂未停,前往麻醉科行术前评估。我科会诊意见:该患者合并症多且复杂,手术类型出血风险高,围术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高,建议使用低分子肝素桥接抗凝治疗,待阿司匹林停用满10天后再安排手术;同时继续降压、护心、扩冠、护脑治疗;与家属充分沟通告知风险,签署麻醉同意书;建议向医务科备案。外科根据麻醉的建议给予处理后安排手术,手术顺利实施,康复出院。
例2,71岁的老年男性,因直肠肿物拟在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既往有慢支、肺气肿病史,长期吸烟,已戒。肺功能显示重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心功能良好。前往我科麻醉会诊后,嘱其行简易登楼试验,病人在6分钟内登楼55台阶,SpO2从93%下降至90%,心率从75bpm上升至105bpm,主诉胸闷气促,但无心绞痛发生。我科会诊意见:麻醉无明显禁忌;选择腔镜微创方式为宜,建议安排第一台;术后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围术期积极预防肺部感染;围术期及早下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顺利实施手术,康复出院。
我院实施麻醉会诊评估两年多来,术前集中访视的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特别是重大手术或高危患者的麻醉,在入院前1-2周就会接受麻醉会诊评估,对其基础状况及合并疾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积极的对症处理,使患者在体格和精神两方面均处于可能达到的最佳状况,以增强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的转变,而麻醉科医师也真正意义上参与患者的围术期管理,从幕后走向台前,得到外科医生广泛认可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医患双方沟通的效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麻醉手术前会诊评估制度已经成为我科改进围术期医疗安全质量的主要亮点之一。
麻醉会诊评估患者有序等候场景
为患者实施麻醉会诊评估